位于紹興市區(qū)勝利西路的大通學堂是一處國家級文保單位。說它“小”是因為它前后不過兩年光景,招收的學員也不多。當時的光復會創(chuàng)辦這所學校,主要是想以從事師范教育為掩護,吸收各地有志之士加入光復會,擴大革命力量。同時聯(lián)絡(luò)會黨,培養(yǎng)軍事骨干。當時的大通學堂與杭州的白云庵和溫臺處會館被視為光復會的重要據(jù)點。
創(chuàng)辦大通學堂的初衷決定了它的特殊性。大通學堂它是近代最早的體育??茖W校,它里邊設(shè)立了普通班和特別班。普通班的學員在注重軍事和體操的同時學習師范類的課程,比如國文、史地、數(shù)學等。
特別班的學員全都是會黨成員。主要進行軍事操練。包括兵式體操、器械體操、夜行軍、爬山等。學校除了購置軍事演習用的槍支彈藥外,還專門購買天橋、溜木、秋千等體育操練器械。
學堂的成員均過著軍事化的生活。學生的起床、熄燈、上下課都用號角。學生也仿照正式陸軍編制,進行操練,即使遇到下雨也不中斷。
學校的禮堂是學生們進行開學典禮和畢業(yè)典禮的地方,也是徐錫麟、秋瑾等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地方。
在徐錫麟去安慶之后,是由秋瑾接管的大通學堂。秋瑾也是在大通學堂被清政府所逮捕的。
先烈們雖然離開我們百余年,但他們的精神卻一直鼓舞著我們。學生們跨進學堂的門檻,回顧歷史,紀念先輩,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
大通學堂不大,在紹興這座名人匯聚的古城中也并不起眼,但如果你正想了解這段歷史,又厭煩了游人如織的場面,這里會是一個不錯的去處。